在上一篇基礎樂理的文章中,為各位介紹了音階、音名與音程。在這一篇,我們來談談樂譜吧。
樂譜用來記錄一首歌的弦律進行,會依各個樂器的不同,記載著拍號、速度、和弦進行、單音等訊息,用來告訴演奏者應該要如何演奏這些樂句。
常見的樂譜有幾種分類:
- 五線譜系
- 六弦譜系(或四弦譜)
- 簡譜系
這邊看一下它們到底長成什麼樣子
五線譜系
五線譜系是一種古老的記譜型態,它是由五條線所組成的,搭配著不同的譜號來區分為高音五線譜、中音五線譜、低音五線譜及無譜號五線譜。一般而言,高低音五線譜算是很常見的了,中音五線譜甚少在流行樂曲的譜曲中看到。
在上圖中,我們可以看到由上而下分別為高音譜記號、低音譜記號、中音譜記號,其上面記載的是譜號的音域。
此外,亦有無譜號的五線譜,多用於打擊樂器的表示上,而古典樂中常見的定音鼓則是使用低音譜號。
六線譜/四線譜
六線譜及四線譜係針對吉他/貝士而誕生的(當然你高興的話也可以用四線譜來表示烏克麗麗)
通常六線譜和四線譜,前面會以TAB來表示,代表著正是吉他或是貝士的六條弦或四條弦。
由上到下分別為吉他的空弦音(由細到粗):E、B、G、D、A、E;如果是貝士的話則為G、D 、A、E;而六線譜上的數字就代表的吉他/貝士的第幾個琴格。
簡譜
在流行音樂的世界中,簡譜也算是比較常見的了,其優點是直覺好記,但我認為缺點在於,在流行音樂中的大譜表系(同時擁有高低音譜)的表示上(如左手伴奏/右手旋律)的型式及明確性沒有辦法表現的比較清楚。正常而言,簡譜以1-7來表示C-B的音高,數字如果沒有上點點或下點點,其音域代表的是C4,點點在上面則是音域往上加一個八度、每多一個加一個八度;反之點點在下面就是往下減一個八度。
節拍長度
好,接下來,我們要開始來講音符了,音樂要好聽,除了音高的變化外,最重要的是不同節奏的排列組合才能拼湊成一段樂曲,而不同的節奏、聲音的長短,怎麼界定呢?這時候就需要靠音符了,常見的音符型式,有全音符、二分音符、四分音符、八分音符、十六分音符、32分音符、附點音符等等,這邊一一來做個說明。
音樂的世界其實和電腦的世界有一點像,都是以2為等比級數的方式去切分的,越多2次方則代表音符數是越多的。
下面用一張圖來為各位說明音符的長度。
在這邊,我用了兩個五線譜來讓大家認識一下音符的長短,其中最長的音符(在不使用附點的情況下)為全音符,在4/4拍(一個小節有4拍,以四分音符為一拍)的情況下,上方五線譜我固定用全音符,也就是四拍。
第一小節,全音符長出了符尾,並且有兩個音符,這個就是[mark]二分音符[/mark],一個二分音符為[mark]二拍[/mark]。
第二小節,空心的符尾變成了黑色實心並有符尾的音符,這個就是[mark]四分音符[/mark],一個四分音符為[mark]一拍[/mark]。
第三小節,黑色符尾變成了相連的雙胞胎,這個就是[mark]八分音符[/mark],一個八分音符為[mark]1/2拍[/mark]。
第四小節,黑色符尾變成了相連的四胞胎,這個就是[mark]十六分音符[/mark],一個十六分音符為[mark]1/4拍[/mark]。
第五小節,黑色符尾變成了相連的八胞胎,這個就是[mark]三十二分音符[/mark],一個三十二分音符為[mark]1/8拍[/mark]。
第六小節,黑色符尾變成了相連的十六胞胎,根據上面的定律,各位猜到這是什麼音符了嗎?拍子為多少拍呢?
休止符
在音樂的世界中,有發聲,就會有中止,而用來指示聲音要中斷的記號就叫做休止符,各休止符也和音符一樣,有相對應的長度,其名稱也和音符相差不多,什麼樣的音符(全、二分、四分、八分……)就會有什麼樣的休止符。而第13小節中,有一根長長黑棒棒,上面寫著數字的,這個一樣是休止符,但是是跨小節的休止符,上面的數字顯示多少,代表著要休止多少個小節。
哦,對了,順便一提,在簡譜中,休止符以『0』作為記號。
連音拍
連音拍只是一種略稱,常見的有二連音及三連音,當然也有更複雜的型式,依據維基百科的定義如下:
連音為在指定的節拍中加以分拆或結合而成的音符組合,標記方法為加上數字或比例,以指出對固有節拍的改變。
連音通常音符上會以數字,但上圖中,第9小節中看到一個7:5的表示,其意義為:
七連音可以由四拍、六拍分拆而來或由八拍結合而來,前者為音符數字,後者為節拍數字。
附點音符及其他複合式音符
有時候會在音符旁邊看到有一個點,這個點叫[mark]附點[/mark],其特色就是將拍子的長度加上現有音符的二分之一長度,如下圖:
在兩行五線譜中,下面的五線譜是把某些音符加上附點的,由上下的兩個五線譜我們可以對照以了解加了附點的音符,對於音長有沒有改變。
如16小節的四分附點音符,其音長度為(1拍+1/2拍),所以音長為一又二分之一拍;17小節我在上方的五線譜使用了連接線串接兩個音符,其音長和附點音符的音長是一樣的。
不一樣的音符記號(打擊樂器)
在沒有音高的打擊樂器中,在上面介紹過了,多使用五譜號五線譜,而記譜的記號也和一般音符不太一樣,可以藉由不同的符號來了解是何種打擊樂器。
以下我以Guitar Pro 7編譜軟體的配置介紹:
以上是打擊樂器的音符表示法,鼓譜的寫法可能會和一些人有些出入,但是大致上差不多,每間每線上都是固定且有意義的:
鼓類(Drum):由左到右分別表示為大鼓(Kick Drum/Bass Drum)、小鼓/軍鼓/響鼓(Snare)、桶鼓(High、Mid、Low Toms)、落地鼓(High/Low Floor Tom)
雙片節奏鈸類(Hi-Hat):由左到右分別表示為節奏拔-合(Hi-Hat Close)、節奏鈸-半開(Hi-Hat Half)、節奏鈸-開(Hi-Hat Open)、腳踏開盒鈸(Pedal Hi-Hat)
銅鈸類(Cymbal/Ride/Effect):由左到右分別為強音鈸(高、中音)、拍鈸邊緣(Ride Edge)、拍鈸中心(Ride Middle)、拍鈸鐘面(Ride Bell)、效果鈸(Splash/China Cymbal)。
牛鈴類(Cow Bell):由左到右分別為(低、中、高)三種牛鈴。
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銅鈸的知識及差異,請參照銅鈸的分類與用途。
以上,就是樂譜型式的差異介紹及音符介紹。